与生活垃圾的可焚烧不同,工业尾矿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填埋法。尾矿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对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填埋场防渗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受到普遍关注。填埋场的选址本着经济、保护环境和节约耕地的原则,因地制宜,以山谷型为主,在处理过的填埋场底部和山坡面上铺设HDPE防渗膜"。实际工程中,边坡上的防渗膜受填埋体自重、水压力、沉降下拽等作用的影响,膜上、下表面会产生摩擦力,2个表面的摩擦力不平衡时即在膜内形成拉力,在锚固端经常出现防渗膜被撕裂的情况,导致防渗结构失效、污染物泄露P2~。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垃圾填埋场,模型仅考虑填埋体自重和侧压对HDPE膜受力的影响5-9],忽略了填埋体沉降、水及边坡基础平台等的作用,过于简化的理论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另外,与垃圾填埋相比,尾矿填埋场的防渗结构、堆填方式及尾矿颗粒性质均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垃圾填埋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尾矿填埋场防渗层建设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10-12]。目前,工业固废填埋场中尾矿主要有干堆和湿堆﹖种堆填方式,不同的堆填方式对防渗膜上拉力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是填埋场选择堆填方案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探究不同的堆填方式下防渗膜发生破坏的可能性和影响因素,从力学角度出发,研究2种不同堆填方式下防渗膜的受力机理,为工业尾矿填埋场的堆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干堆防渗膜受力机理
根据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山坡面上防渗膜的铺设情况,取防渗膜单元进行受力分析,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防渗膜上表面受渣体的压力和沉降变形等的影响,在边坡上有下滑趋势,因而上表面有沿切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为平衡上表面的摩擦力,膜与垫层接触的下表面也将有摩擦力产生,两者作用方向相反。
其中:on为膜-垫界面法向应力;r为膜-渣界面剪应力;0为边坡倾角;x为防渗膜微段距锚固段距离(O≤x≤L,L为防渗膜总长度);y为尾矿的平均重度,kN/m3;Ko为侧压系数,取经验公式;o'为尾矿的内摩擦角。
当膜-渣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单元体的下滑力时,尾矿与防渗膜间将会产生相对滑移,此时尾矿对膜上表面的切应力极限值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小于静力平衡计算结果,因此,膜-渣界面实际作用的切应力应当取静力平衡结果与最大静摩擦力中的较小值。故实际作用摩擦角oa为
式中:P为膜-渣界面最大静摩擦角。
设膜-垫界面摩擦角不变,膜上下表面间的正应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膜-垫层间的抗剪强度为
式中: r,为膜-垫层界面极限剪应力;p,为膜-垫层界面摩擦角。
若渣体与垫层之间无相对位移,表明膜上表面摩擦力能够维持上部渣体的稳定,膜-垫界面摩擦力与膜-渣界面摩擦力相等,界面间无滑移,此时防渗膜内无拉应力产生,膜无变形,故下部渣体对上部渣体除侧压力外,无其他反力支撑。当填埋体与垫层之间存在相对位移时,下部矿渣对上部渣体的再平衡起侧支撑作用,同时,越靠近基础底部处的渣体沉降位移越小,受基础影响的作用越大。因而,当防渗膜上表面切应力大于下表面切向抵抗力时,防渗膜上才会有拉力产生,膜产生变形,矿渣与垫层间有相对位移存在,库底基础与边坡交界处临界位置切应力不为0,此时假设边坡基础影响因子nn=1一x/2L)。据此,当膜内存在拉力时,得膜内拉力及变形的平衡微分方程:
式中:T和u分别为距离渣体顶部hx 处防渗膜的拉力和位移;E和t分别为防渗膜的弹性模量和厚度。
防渗膜上端锚固于锚固沟内,假设锚固端位移为0;下端位于坡角平台处,平台上渣体沉降均匀,故下部为拉力起始端,此处膜内无拉力。即可得到边界条件为
大,理论解与数值解基本相等,表明理论模型的简化和假设合理。
采用数值与理论方法研究膜内极限拉力随边坡坡角变化的关系,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两者之间膜内极限拉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膜内极限拉力随边坡坡角呈抛物线趋势分布,先增大后减小。相同边坡坡角情况下,膜-垫摩擦角越小,膜内极限拉力越大。
尾矿对防渗膜上表面产生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如式(9)所示:
式中: om为膜-渣界面渣体对膜作用的法向应力; y'为尾矿的平均有效重度,kN/m3。
,_Yw,其中yw
取矿渣的孔隙率n=0.5,则月?=Y2 '为水的重度,kN/m3。
同理,膜-渣界面实际作用摩擦角oa依然取理论计算和极限摩擦角中的较小值。
对于膜-垫接触面,其法向应力为渣体对膜产生的正应力与膜上表面水压力之和。膜-垫界面极限切应力为膜-垫界面间的正应力与膜-垫摩擦角正切值的乘积。故:
边界条件与干堆方案一致,同理,当膜−渣界面剪切力超过膜−垫层界面抗剪强度时,膜内有拉力产生,联立式(3),(5),(6),(9),(10),得到湿堆时防渗膜的变形及拉力表达式:
由式(8)及式(13)可知:任意渣体堆填方式下防渗膜上极限拉力Tmax跟膜长L的平方成正比。若坡比不变,单阶防渗膜锚固高度决定了防渗膜长度L,故单阶锚固高度越大,防渗膜越长,防渗膜上的拉力也越大;其次,渣体填埋高度直接影响防渗膜有效长度,是防渗膜上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尾矿渣体越高,防渗膜上拉力越大。
4干湿堆防渗膜拉力对比
为了掌握不同堆填方式下防渗膜上拉力演化发展规律,明确各参数对防渗膜上拉力的影响程度,本文根据大多数工业固废填埋场设计情况,选取主流的一个梯度参数为: h=10 m, pp=8°, p,=25°, y=15.3 kN/m3,yw=10 kN/m3,Ko=0.39,p'=37.50,0=26.565(坡比1:2)。
图7所示为干堆及湿堆时,不同膜-垫摩擦角下防渗膜顶端极限拉力随边坡坡角的变化曲线。同一堆填方式,防渗膜上极限拉力随膜-垫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相同膜-垫摩擦角,湿堆时防渗膜上的极限拉力远比干堆时小,且有拉力产生的临界边坡坡角更大;相同膜-渣摩擦角,湿堆时膜上无拉力产生所对应的膜-垫摩擦角更小。湿堆pu=25°、pp=12°时,膜上拉力小,对防渗膜无拉伸破坏影响,且有拉力产生的坡角仅为40°附近,其他坡角无拉力产生。膜上极限拉力随坡角的变化曲线显示,存在极限坡角0max,此坡角下防渗膜上的极限拉力为所有极限拉力的极大值,该参数条件下的0max=39.6°。以上结果表明,工业固废填埋场采用湿堆方式对防渗膜的安全稳定性更有保障,待后期尾矿沉降趋于稳定后可采取排水措施;另外,增大膜-垫摩擦角、减小膜–渣摩擦角同样可以起到减小膜上拉力的目的。
图8所示为不同堆填方式下,坡比为1:2,pp=80时膜上拉力随埋深的变化关系曲线。从图8可以看出:干堆时膜上拉力远比湿堆的大;膜上拉力的增幅随着埋深减小而逐渐减小;坡角、埋深一定情况下,单台阶高度越小,即膜长越小,膜上极限拉力也越小。因而减小单阶高度能有效减小防渗膜上拉力,防止膜发生拉裂破坏。
干堆与湿堆时膜-渣界面实际作用摩擦角公式一致,其值受渣体内摩擦角、侧压、膜-渣界面极限摩擦角和边坡倾角的影响。图9所示为实际作用摩擦角随坡角的变化关系曲线。可见:当实际作用摩擦角小于膜-渣界面极限摩擦角时,实际作用摩擦角与坡角成正比例直线关系;当坡角大于39.6°后,实际作用摩擦角即为膜-渣界面极限摩擦角,即极限坡角0max为实际作用摩擦角随坡角的变化关系曲线的拐点,此时
膜-渣界面实际作用摩擦角与膜-渣界面极限摩擦角相等。
5结论
1)与干堆相比,湿堆时防渗膜上的极限拉力更小,且有拉力产生的临界边坡坡度更陡,因而湿堆方式对斜坡上防渗膜的安全稳定更为有利。
2)膜内极限拉力随边坡坡角变化呈抛物线趋势分布,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极限坡角0max,此坡角下防渗膜上拉力表现为极大值。0max为实际作用摩擦角a-p,临界点处所对应的边坡坡角。
3)防渗膜发生受拉破坏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为膜-渣界面摩擦角和膜-垫界面摩擦角。增大膜-垫界面摩擦角或减小膜-渣界面摩擦角都将起到降低防渗膜上极限拉力的作用。
4)防渗膜上拉力受埋深及单台阶高度的影响较大。其中,膜上拉力的增幅随埋深减小而逐渐减小;防渗膜铺设的单台阶高度越小,即膜长短,膜上极限拉力也越小。
参考文献: